第(3/3)页 而萧琦当初在那里投建的纺织厂,更是成了香饽饽,各大商行都带着自己家的车队,交了钱在门口等着。 那些布匹一生产出来就被等待的商行拉走,而且直接拉去火车站,托运到上海港运往南洋诸国。 后来甚至出现了在纺织厂所在地的平江城,都买不到纺织厂出产布匹的情况。 对此萧琦也没有办法,大宋现在的棉花产量还不高,若不是跟西辽建立了商路,又有四轮马车从西面运来棉花,大宋的棉花根本就支持不住日益扩大的纺织厂消耗。 好在林正和秦屠两人,也从天竺那里源源不断的送来棉花,这才使得一直在增加纺织机器的纺织厂,能全力生产不至于因为没有原料而停产。 虽然平江城还是大宋一个普通的府城,但是如果按照萧琦前世gdp来算的话,绝对已经属于直辖市的范畴了。 如今的平江城和上海港,仅是商业税收就已经占大宋整个商业税收一半的比例,那可是相当的惊人。 上海港还好,一切税收都交给国库,可是平江城因为建城的时候,那些大臣想要釜底抽薪,拒绝国库出钱。 结果是皇帝赵眘和镇北王萧琦,还有常胜营的各级官兵凑钱建造的,对了还有虞允文那老家伙也出了一万两银子。 现在不说别的收入,仅是平江城每年税收的分红,就让当初被大伙称之为得了失心疯的虞允文富得流油。 更不要说出了一半银子的皇帝和三成银子的镇北王,还有那些合伙凑了两成银子的常胜营**们了。 不是没有大臣眼红那些银子,想要将那些税收捞回国库,可是提出这些建议的大臣,无一幸免,全都被人暴揍一顿,打得半死。 虽然没有抓到人,不过谁都知道这事是常胜营**干的,但是拿大头的皇帝和镇北王萧琦,全都就装聋作哑,根本就当没这回事。 这些大臣也算明白了,再继续纠缠这事,说不定真会被那些杀人不眨眼的**给干掉。 再说那些银子就算抢回来也是进国库,又不是归他们自己,犯不上把一家老小的性命都赔上。 这事也就没人再提。 不提上海港那边,单说平江城中。 如今的平江城绝对是整个大宋最有钱的府城,没有之一。 上海港虽然税收一样高,但是那里的工匠并不多。 可平江城不一样啊,那里从建城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的工匠前去。 现如今更是各种工匠作坊遍地,街上的商铺没有一个关门歇业的,加上城中建有生产各种机械的大宋机械制造厂,还有布匹供不应求的大宋纺织厂。 仅是这两个大宋超级工匠聚集地,里面的工匠就占了平江城工匠的一半,而且这些工匠夜以继日的生产。 再加上这些工匠的待遇又高,这些工匠虽说不是平江城中最富有的人,但绝对是整个大宋,收入最稳定且赚的银钱很多的一批人。 平江城中最有钱的,当然是那些买了园林式庄员的那些大宋顶级富商。 不过那些买了别墅的富商,放在大宋其他的方也都是富甲一方的存在,所以现在平江城已经变成了整个大宋最富有的府城,没有之一。 当然,铁路开通之后带给大宋的变化,不仅仅是平江城和上海港两地,整个大宋北部,都因为这条铁路的建成。 使得大量的海外货物由上海港运到平江城,又由平江城运往大宋内陆各地。 大宋内陆各地的其他物产,又被运到平江城,由平江城运到上海港,再由货船运往海外诸国。 这就催生了大批的运输车队,很多有先见之明的商人,早早的购买四轮马车,成立运输商队,成为了大宋最早一批搞运输发家的商人。 可以说,这条仅仅几百里的铁路一建成,就火速改变了大宋商人千百年来的赚钱理念,使得一批脑子灵活敢于做出改变的年轻商人迅速窜起。 随着大宋水泥路面交通网越来越密集,围绕着铁路运输和四轮马车运输的新型运输产业,也开始快速崛起。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宋百姓越来越富足,百姓富足大宋的各种税收就随之增加,国库也就变得越来越充盈。 这种良性循环又使得大宋皇帝和大臣们,因为国库充盈,更愿意为百姓谋福利,于是更多的惠民政策被颁布,原本就已经富起来的百姓,又再次得到好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