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相为表里-《大唐好男人李元霸》
第(2/3)页
甚至后来唐朝几次重要战争,居然都没有尉迟恭的份,因为尉迟恭的能力太过于单一,可替代性太强。
他不像是李元霸会理财,而古代会理财的官员太少,这个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李渊知道他离不开李元霸,只能够拼了命保住他。
李元霸接着问:“李绩将军,你是不是感觉兔死狐悲了?”
李绩没有说话,可是他的表情却告诉了李元霸,李绩真的是感觉兔死狐悲了。
尉迟恭有今天,固然是因为他自己有不少的劣势。
可是好歹尉迟恭也是开国功臣,也是对于李渊最忠诚的人了。
尉迟恭对于李渊的忠诚,那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诚,比起长孙无忌的忠诚还要单纯。
可是现在李渊在那些士族的压力之下,不得不选择放弃尉迟恭,这样才是最令人感觉感慨的。
士族的压力太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明显并不能够满足让太多寒门崛起。
这个才是李元霸想要提高生产力的原因,如果生产力不足,那无法供养太多脱产的文人。
和平时期必然是需要文人,哪怕他不是像是所谓大学那样学习各种专业的。
李元霸是学习文科的,并不认为所谓必须要专业人才才能够做相应的事情。
文人是一个非常通用的管理人才储备,文人能够适应很多种岗位,只要自己不要随便不懂装懂乱插手,这样基本上绝大部分管理岗位都是可以适应的。
如果完全是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这样其实并不是好事,这样的国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生产车间。
所以提高生产力,才能够让更多有文化的人出现。
寒门读书人一旦多了,那才能够更好的对士族发起挑战。
生产力不行,说什么打败士族,那是不可能的。
哪怕打败了士族,那也只是换了一批士族,然后再次迎来一批士族。
士族开始衰落的历程,其实是在唐朝中期,唐朝的精耕细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之后才开始的。
这个绝对不是偶然,精耕细作提高了粮食产量,接着更进一步的供养了尽可能更多的脱产文人,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和士族竞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