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并且狄自明在漕粮和户部查抄案件之中,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查出来许多大账,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狄自明已经在户部担当郎中,南宫忌很是欣赏他,已经屡次对景和帝推荐他,这也是他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七品升级到了五品的原因。 第四个也是熟人,叫做钟云翔,狄自明同期的榜眼,翰林院同僚。 身为法家学子的钟云翔,和柳铭淇在葬花楼认识,后来柳铭淇因为西邱村事件,差点被苗炎抓起来斩头,他站出来呼喊学子们去帝京府抗议。 这个钟云翔为人木讷却内秀,且思维清晰,逻辑完整,目前在刑部已经连升四级,成为了从五品的断案官员,两年多时间里判了五百多件疑难案件,被誉为新一代的断案圣手。 连绣衣卫的高敬去年都在向刑部要人,想要把他调到绣衣卫。 不过钟云翔却看不上这些藏在阴暗中的人,所以没有同意。 暂时进入柳铭淇眼帘的,便是这么四位青年才俊。 倘若他们能没有意外的成长下去,十年之后,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不过在这里面却也有一个遗憾,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年龄稍微大了一点,基本上都是三十四五岁了。 古代的学子们,天才人物还是不多的。 诸如刘仁怀那样,十五岁高中状元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就像是钟昶那样十八岁考中状元的,也是很少很少。 通常学子们都是二十多三十岁才金榜题名,然后再在翰林院打熬三五年,出来的时候就是三十多岁了。 甚至四十岁的都有。 这样一来,他们最应该去基层锻炼学习的时机就错过了。 之后他们大部分的人,都会成为为了当官而当官的官僚,而不是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庸官占据了多数的重要原因。 你要说他们笨? 这怎么可能?! 能在成千上万的学子之中杀出来,成为全国前一百、前五十来名的人,怎么可能是笨蛋? 只不过这些人因为长期处于勾心斗角中,有没有实事儿干,所以才逐渐的碌碌无为,变成了趋炎附势的官僚而已。 你要是直接让他们开始锻炼,那么不敢说百分之五十的人成才,但最少两三成的成才比例是有的。 你硬要他们呆在翰林院里面只是读书和看公文、闭门造车的学习,很少人能熬得过来。 所以现在柳铭淇当皇帝了,他第一要素就是把这些翰林院的进士们全都拉出来。 一半的时间在六部实习,一半的时间在翰林院学习。 古代这么松散的时间,这点劳累,可根本算不得什么! 没有磨砺,怎么能出类拔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