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冰炭不同器-《秦时明月之相逢时雨》
第(2/3)页
“对你来说她只是父母之命,只是一个可以作挡箭牌的人,而儒家比她的安危和去留更为重要。是不是这样,张良先生?”
张良脸色沉了一沉,依旧平静道:“公子说的没错,我与她原本只是父母之命而结为夫妇。公子对云儿的心意在下也很明白,云儿有公子尽心照顾我还有何后顾之忧?”
这过于平稳的语调听在他的耳里,忽而在他心底掀起了一阵猝不及防的恼怒。语琴每次聊起子雨都是她与张良如何亲密如何恩爱有加,甚至大庭广众有那样不避嫌的暧昧举动!既然对她没有情,张良为何还如此轻浮地对待她,是作为给他看,是在帮她敷衍他?还是的确另有图谋?
他站定张良跟前,紧紧盯住张良的脸色,很想把眼前人看穿,撕开他所有的温文儒雅的外表,看清里面的心腹算计。
他含怒冷冷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在语琴面前做戏?!先生,我想听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面对汹汹的质问,张良神色没有太多的变化,而眸中却似多了一份信任。
“公子,我与云儿结为夫妻的确是父母之命,但与她共处的日子也让我更加了解她,我们都无亲无故,早已经把对方当做最亲的亲人一般。而且我现在很明白,她对于我就是那一个可以相濡以沫一生的人,只是或许……明白地太晚。”张良顿了顿,语气低沉而坚定,开诚布公道,“如果我无法再护她安稳,何必还一意孤行留她在自己身边。如今儒家也是是非之地,公子虽没有言明,方才论剑时的所闻所见任谁都明白其中暗藏的险峻。”
张良的话敛去了他脸上了温怒,他不曾怀疑她,即使月神也曾暗示张良与她名不副实的婚姻关系令人怀疑,他也只是认为定是张良辜负了她。而现在张良的解释虽然和他所想有出入,但也的确毫无差错印证了他的推断,但他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反而沉甸甸的,梗在心底的刺又深了深。他与她本就疏远的距离似乎又多了一堵隔开的墙,那是张良对她的一份情。
=
他的质疑并没有因此完全消散殆尽,只是微缓了语调:“先生所言的确情真意切,不过你明知危险还让她论剑,似乎又和你所言相悖。”
张良神色沉沉,另有深意道:“韩子有云: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公子,如今是非之地恐怕并非只有儒家。”
他心底一凛,立即领会到了张良的意思,不由拧起了双眉。他没有想到张良毫不忌讳彼此的身份,暗示这样敏感的话题。
权力场波诡云谲,人心叵测。李斯虽然忠心,但是与自己政见不合。赵高柔腻阴险机谋深沉与他也不是同道中人,而赵高又手握一支强大的罗网势力,其隐患不言而喻。
蒙恬虽手握兵权与他肝胆相照,但蒙恬常驻边疆抵御外患,远水救不了近火,在他的身边可信之人真的少之又少。他也有担忧过,身边也有人暗示过,进谏不要太过刚直以免与父皇引起间隙。可是人心的流失就如流沙一般,真的经得起长年累月的吹散吗?他看到无数的隐藏的危险,无数不稳定的隐患在蠢蠢欲动,就如面前的张良,他何尝没怀疑过身为韩国贵族的张良真的会和帝国敌对?
气氛变得有些古怪,突然又转入另一个他不曾预料的走向。
见他只是沉思却不说话,张良又接着道:“公子仁厚,今后如担负大业,定是民心所归。始皇帝器重公子,庙堂之中即使有人有异动,也不会大动干戈引火上身,暂且难动公子的根基。张良今日之举虽有风险,但如能助公子更清晰洞察身边人隐藏的意图,也是值得一试。”
他抬眸,触及到张良的磊落坚定的眼神,有一丝的微怔,随即神色更加凝重,肃然道:“张良先生你可知你此番言论的严重性?”
张良却舒展开了眉角,诚恳道:“无论是公子殿下,还是小圣贤庄,还是基于这个天下,我们都不想云儿有任何闪失,事到如今在下还何必拐弯抹角故弄虚实呢?”
他微微颔首,嘴角浮起一抹淡笑似是自嘲又带了几分咀嚼的意味。张良见解犀利,参透人心,此时谈吐率直而切中要害,足见胆色。有一个这样的人物的存在,对于他来说不知终究会是好还是坏,是敌还是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