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永康之行-《2003:从外贸开始》


    第(2/3)页

    此时的造车可跟后世那些用互联网思维搞新能源汽车的人不是同一类,互联网思维造车用的是投资人的钱,盈亏,倒闭与否都不影响创始人的生活。

    “开玩笑的,起步不一样,还有看运气的成份,我也就是运气好而已。”

    “那就先谢谢应总了,有机会一定叨扰。”檀锦程笑着应道,同时四下打量着这间汽车工厂。

    说起来张旭鹏去法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目前考察的进度还算不错,gxg那边也有意合作,剩下的就是看看价格还有细节上是否能谈拢了。

    3000万元的价格倒也算公道,没有多要,但也没少要,重新转卖的话还能有一部分溢价,溢价范围大概在30%到60%之间。

    一位实控人,一位实制管理者同时接待,相当的重视了。

    而一些不想接管家族企业的,则是会选择考公务员,进体制内,生活方式也比较正常,没有那么多的灯红酒绿。

    “那檀总花了多少钱?能说说吗;放心,哪怕你一分钱都没花,那是伱的本事,不影响我们这次的合作。”

    “没什么不能说的,现金的话七七八八的花了差不多3000万吧,另外我跟我的朋友在我们县各自投资一家工厂,我朋友的是服装工厂,我在那里也有点股份。”

    “我是宜城人,去年回家过年,正好赶上宜城那边要急于处理安哒尔的资产,然后七拐八拐的就找上我了,后来也谈着谈着就拿下了,算是机缘巧合吧。”

    应建人发现了谈判团队的气氛似乎不太一样,于是主动接待起檀锦程,而吴健中那边则依旧是负责给区里来人解说。

    “应总大格局!”檀锦程竖着大拇指道。

    火腿市的散装程度丝毫不压于散装苏省,义乌人出门从来只说自己是义乌的,永康人也是如此。

    跟后世网上看到的byd,特斯拉等等直播的工厂差距很大!但这么扫兴的话自然是不能说的。

    而檀锦程的利益诉求也被他脑补成了想赚更多的差价,至于回老家投资建厂,估计是因为老家关系的原因抹不开面子,没有汽车生产资质这块儿,可能也逃不过这一遭。

    “这个倒是,产销一体才是长久的生意,外贸公司说白了就是皮包公司,将来只会越来越多,服装厂做熟了自己就能做外贸,檀总这个想法是对的。”

    像是应建人,他本身就拥有百亿身家,铁牛集团又在2003年整体借壳上市了,本可以无限风光,却还是愿意把全部身家投入到造车事业当中。

    “檀总年少有为,又能弄到汽车生产资质,应该也有想要造车的想法吧?”应建人试探着问道。

    他们的初衷虽然有赚钱,有功成名就的成份,但也确实推进了国产汽车品牌的进步。

    更何况现在皖省有了江淮以及奇瑞这两大品牌,省里也不见得有能力再支持第三家品牌。

    应建人颇为自豪的道:“那是,这可是我们斥巨资收购的生产线,我的身家几乎都在这上面了。”

    实际上富二代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就檀锦程两世知道的,大多数江浙一带的富二代还是挺踏实的,毕业后有能力的自己做点小生意或者接管家族企业,在工厂车间里老老实实干活的都不少。

    “这我知道,不过机缘巧合是什么意思?能说说吗?”

    张旭鹏这次并非一个人前去的,还花了高价钱请了两名律师随行,一位对合同很有研究,另一位对国际贸易法很有研究,这些都是檀锦程给他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