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埋了-《这个大宋不一样》


    第(1/3)页

    王曾下衙后来了李家,熟稔的抱起来福,“官家被困多年,有些天真。”

    “换了谁从出生就被困在一个地方坐井观天,会比他更为天真。”李献摸摸狗头。

    “你怎地不劝劝他?”王曾说道:“老夫敢断言,这是个圈套,就等着人跳进去。那些人怎么也想不到跳进来的是官家。不过把心一横,正好干一家伙大的。”

    “恕我直言,官家前十四年的教育悉数失败。对此宰辅们有罪责。”李献有些不满,“如今要想重新把官家拉回正轨,闭门读书是不行了,唯有知行合一。”

    “说人话。”

    “就是让他去经历摔打,摔打的越多,他越成熟。”

    历史上仁宗被困宫中多年,对外界的一切都是从身边人口中获得,可以说是井底之蛙的典范。

    而今却不同了,李献把困住他的大网撕拉开了一道口子。

    当一个熟知天下局势、知晓人心鬼蜮的帝王重新出现在庙堂之上时,这个大宋会走向何方?

    我很是期待啊!

    李献目送王曾出去,心潮澎湃。

    第二日,太后召见。

    “这是个圈套。”太后直言不讳,“官家冲动,可既然开了口,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否则以后你的话别人会当做耳旁风。”

    所谓帝王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便是要营造出帝王信守承诺的形象。久而久之,帝王一句话,下面的人就会深信不疑。

    这也是确立威信的法子。

    “是。”赵祯有些沮丧。

    “如此,去吧!”太后淡淡的道:“让皇城司的人协助。官家,记住了,最靠得住的不是什么文官,而是祖宗留下的那些人。”

    您这不是在鼓动他宠信宦官吗?

    见李献神色古怪,太后问道:“定远侯觉着不妥?”

    “太后英明。”李献说道:“旁人只看到了宦官乱权,却没看到帝王的窘迫。当文武皆不可信时,帝王唯有依靠身边的内侍来维系局面。否则,改朝换代就在眼前。”

    这是个明白人……太后说道:“鲁宗道先前求见老身,说自己带累了官家,颇为愧疚。老身说了,既然官家要做事,那么,这便是机会。”

    一帆风顺可不是事,那是锦上添花。

    二人告退。

    不久,一个内侍进来,和罗崇勋低声说着。

    太后在看奏疏,突然心有所感,说道:“官家这些时日看似长进了,可依旧天真胡闹。”

    罗崇勋神色古怪,上前禀告,“太后,官家昨日晚饭后独自看书,说……朝堂之上明枪暗箭层出不穷,竟如此险恶,大娘娘这些年苦撑不易,我当为她分忧。”

    太后的眸中有一瞬失神,冷冷的道:

    “来人!”

    “在!”

    “传话,是老身让官家去查探此事,算是历练。”

    “是!”

    太后低头看着奏疏。

    官家接受太后的指令去历练,出了事儿,自然便是太后的错。

    ……

    事情很简单,就是城外有二十余户农人的良田被人买了。

    “说是强买。”

    皇城司的人带路,一行人来到了城外。

    眼前是一片田地,远方便是黄河。

    多年后,金人的铁骑渡过黄河,这片良田想来便成了他们的牧场。

    春天来了,这片良田里却无人耕种。

    “把人招来。”赵祯就如同青天大老爷般的,准备在田间地头办案。

    远处来了些人,李献指指他们,杨琪令人去查探,回来禀告,“侯爷,是附近的百姓,还有豪奴。”

    “秦家的?”李献笑了笑。

    “是。”

    那些农人来了,赵祯开口,“你等可不是自愿卖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