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苍山”-《东汉末年之青锋怒》


    第(2/3)页

    第一点已然完成,只是来日行事小心谨慎,手脚干净利落,必然不会处任何叉子。

    所以王家真正的第一步是第二点,他隔段时间就拉着邓芝,习鹰、庞左玉,还有燎火的三个卫长纪宁,安以世,牛成一起谋划前进方向,而这效果也非常显著,因为是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所以不只让人感觉受到被重视,而安定了人心,也让众人的生活变的更充实,眼界变的更广阔。

    而最后第三点,对军官的培训,其实就是王家一直以来的设想,由王家先行对各军官进行教导,然后再由他们对士兵进行从行军,到治军,然后计谋的全方面的培养,争取将他们一个个打造成合格的军官,当然其中也少不了第一步,庞左玉的识字。

    在实施时士兵的热情十分高涨,因为燎火的众人多是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是乱立身安命的根本,平时这些知识哪个不是藏着掖着,而他们只有用生命去一步一步去终结,如此理所当然他们个个,拼命的吸取,即使因为天分不同无法理解,也会细心记下慢慢理解消化。

    时至今日,最后的成果也令人可喜,从军官来说,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就是此时混乱异常的青洲,可是为什么放弃其他三洲,独独选择青州呢,其实当中不乏王家的先知先觉,这些不足外人道也。

    从士兵方面来说,也初步完成了培训,已然接近王家所设定的目标,甚至更为出色,这也让王家备感欣慰。

    而实际上收获远远不止如此,因为这些只是表面的收获,真正的是王家自己的谋划和思索,那些以前未曾想起的灵光一闪,虽然其中许多还是,非常遥远的事,对现在毫无帮助,但不乏让王家欣喜异常之想法。

    譬如王家曾经想到,建立起一支如明朝“锦衣卫”,民**统那般的情报组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再次遭受如下邳般羞辱,还可以岂到料敌先机,真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为勇士建立像烈士陵园般的荣誉之地,让勇士可以死的其所,增加士兵的归属感荣誉感,其中也有想到将这种军官培养正规化,建立所谓的军校组织,无限培育基础军官,借此得到真正控制军队的目的。

    而最主要的是王家想到了,以后行走的路线,众所周知黄巾军中不乏勇冠三军的人物,但却十分缺少出谋划策,高瞻远瞩的谋士,可是为什么呢,其实还是在于当时社会体制,知识的垄断行,造成人才普遍于,士大夫和豪强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是黄巾军毕竟属于农民起义出身,于那些世强们有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幸运的是在两个阶级中间,还有一个阶级那就是地主,所谓的地主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货色,也是立场最不坚定的,他们梦想成为豪强,也为之努力,可是一步之谣难如上青天。
    第(2/3)页